美国2.6公里长巨桥轰然倒塌,背后哪些关键信息值得关注?

新浪军事
据媒体报道,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一座长达2.57千米的桥梁在当地时间26日凌晨因船只撞击而坍塌。美媒称,已知至少7人在巴尔的摩桥梁坍塌事件中落水,对失踪人员的搜寻工作仍在进行当中。据称,事发时一艘货船撞上巴尔的摩“弗朗西斯·斯科特·基”桥,大桥随后在短时间内迅速坍塌。现场画面显示,船只撞桥时桥上多辆在行驶的车辆因桥身垮塌而落水。

事故发生后,美国多个应急部门旋即开展搜救和调查工作,有媒体援引消防部门消息称,事发时桥上可能有7名建筑工人和3-4辆民用车辆,针对落水人员的搜救成为本次事故救援中最为紧迫的任务。
目前,事故清理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尽管陆续将有更多资源和器械投入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美国东部海岸最大的起重机也已抵达事故现场准备参与清理,但搜救工作的进展却并不理想。截至目前,警方只证实找到了两位遇难工人遗体,依然有六名失踪者下落不明。与此同时,随着事故关注度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信息也逐渐被披露,进入公众的视野。
一、 大桥往事:美式爱国主义的鲜明烙印
近年来,关于美国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事故频发的报道屡见不鲜,美国海陆空运输、道路交通等各种离谱事故对不少国内网友来说已然是司空见惯,虽然本次货轮撞塌大桥事故并不算离奇,但这座大桥所蕴含的寓意与文化,还是引起了国内外不少看客的热议。

据悉,这座名为“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大桥,是美国最为古老的桥梁之一。该桥采用六车道拱桥设计,全长约2.6千米,主跨长达366米,曾一度入选世界最长连续桁架桥排行榜,大桥于1923年向公众开放,带有明显的古典复兴风格,于1996年被纳入美国国家历史古迹。
除了悠久的历史,这座大桥的名字同样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报道称,这座大桥是以美国国歌《星光灿烂的旗帜》歌词作者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名字命名,之所以会以他的名字命名该桥,是因为有历史学者认为,在1814年9月12日,弗朗西斯·斯科特·基正是在这座大桥所在地附近目睹了一场事关美国独立的重要战役,从而创作出了美国国歌的歌词。
由此可见,这座大桥的名字不仅是向美国人眼中的爱国词作家致敬,更承载了美国人的爱国情怀。毫不讳言的说,如今大桥的轰然倒塌,不仅对美国社会造成了各种不利影响,更是一次对美国历史、形象与爱国文化的冲击。
二、 各方影响:天价损失,几家欢喜几家愁
当然就事故造成的现实影响方面而言,事故牵涉的美国各行各业可能都将面临一些压力。首当其冲的是巴尔的摩港口运营商,美国一家经纪公司的经纪人Julien Horn表示,巴尔的摩大桥倒塌后的港口封锁可能是一个每小时数百万美元的问题,表明这可能是近年来保险公司和再保险人见过的最大规模的港口封锁事件,这引发了营业中断保险的问题。另据晨星DBRS分析师的说法,在大桥倒塌后,根据巴尔的摩港口封锁的时间长短以及港口营业中断保险的保单条件,这次大桥倒塌的保险损失可能会在20亿到40亿美元之间。即使在保险损失范围的较低估计值,它仍将超过2012年Costa Concordia倾覆事件所造成的15亿美元保险损失,而这次倾覆事件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水险损失。
此外,大桥倒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中断了美国重要的水上运输航线,因此对部分物流供应链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巴尔的摩港因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倒塌而关闭后,东海岸各地的物流公司紧急向客户来回传达进出口状况的讯息,本周二的航运数据也显示,因桥梁倒塌导致交通中断,驶往巴尔的摩港的船只在附近水域抛锚。

市场数据和分析提供商Kpler称,至少有13艘预计装载煤炭的船只停泊在巴尔的摩港口附近。船舶追踪和海事分析提供商“MarineTraffic”的船舶追踪数据显示,在港口附近等待的其它船只包括货柜船和货船,巴尔的摩港内亦有40多艘包括小型货船、拖船和游船在内的船只无法出港,丹麦货柜运输巨头马士基也表示,桥梁受损使集装箱运输受到影响,公司将在可预见的未来取消经过巴尔的摩港的所有服务,“直到该地区被认为可以安全通行为止”。分析人士称,鉴于巴尔的摩港在美国部分大宗商品吞吐量中占据一定的份额,事故影响或将进一步扩散,可能将在未来数周内影响美国供应链,导致美国的煤炭、汽车、木材等商品运输面临中断或延期的威胁。
对于事发地马里兰州而言,事故现场的清理与大桥的重建开支无疑加重了当地政府的财政负担,尽管美国联邦政府已于28日向马里兰州政府提供了6000万美元紧急援助资金,以初步应对该州巴尔的摩撞桥事故。不过根据多名消息人士的说法,重建大桥或需数十亿美元, 美联邦援助的6000万美元似乎只是杯水车薪。
不过即使资金问题解决,大桥重建的进度同样不容乐观。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海事工商管理教授让·保罗·罗德里格认为,考虑到受损程度,大桥重建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本杰明·谢弗称,这样的大型基建项目耗时很少会低于10年。
资金、人力、时间….大桥倒塌后留下的不仅是一片狼藉,更是一个无法计算的“无底洞”,难怪马里兰州州长韦斯·穆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言,重建损毁桥梁是一项“艰巨”任务,远非“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就能完成”,“我们前方长路漫漫” 穆尔最后无奈的说道。
三、 潜在危机:修复美国“老桥”迫在眉睫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事故发生后,与“基”桥同样进入暮年,处于风雨飘摇中的美国“老桥”们同样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关注与担忧。
美国联邦公路局称,这种容易“一撞就全塌”的桥,全美有1.68万余座,包括一些著名大桥,例如纽约的布鲁克林大桥和曼哈顿大桥、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对此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给出的统计数字是17468座,相当于全美桥梁总数的近3%。桥梁专家称,这是因为这些钢桥结构都被归类为“断裂临界”、没有设计冗余,意味着只要桥梁的某个关键构件或部位垮塌,整个结构都可能被“拖下水”。

海事专家萨尔·梅尔科利亚诺说,被撞塌的桥建于几十年前,当年通行的船只个头远小于本次事故的肇事者“达利”号货轮,而如今“‘达利’号甚至都不算大型集装箱船,远比它大的船有的是。所以从很多方面看,“我们现有的基础设施是为另一个时代建造的”。也有专家表示,这起最新事故以及近年其他类似事故提醒美国,做好对“老桥”的修缮加固等工作以确保现代大型船只顺利通过的需求是何等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