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章

为什么我国反击用镓和锗,而不是稀土?背后的真相许多人不知道

大白_话科技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开放、合作、共赢,这是商业成功的基本法则,也是我国对外开放中一直坚持的重要理念。然而收割世界财富数十年的老美却参透了其中的奥秘,反其道而行。所以这些年老美频频对中企大搞技术封锁,芯片断供。不过,面对美、日、荷在芯片设备及材料方面的断供,我国也开启了“反制”模式!

近日,我国对镓和锗两种稀有金属材料实施出口管制,8月1日之后,这两种材料及许多化合物未经批准不得对外出口。此事在海内外各大媒体可谓是炸开了锅,许多国家犹如热锅上的蚂蚁骄傲不安,我们的电话也快被打爆了!不过许多网友看到这一幕感到非常熟悉。

今年年初,我国将稀土冶炼技术及应用列入了《中国禁止出口和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当时引起了各界的强烈关注,不过稀土及其制品并没有在这场“科技战”中完全禁止。中东有石油,我国有稀土,我国是唯一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的国家,为什么我们反击西方芯片制裁用镓和锗,而不是稀土呢?背后的原因90%的人都不知道!

其实“断供稀土”这一招,我们之前就用过,比如2010年我国对日本采取稀土临时禁运的措施,当时我国稀土产能全球占比高达97.7%,此事确实对日本制造业造成了短期的影响。但后来美、澳、东南亚意识到“危机感”之后,纷纷开始自发成长,正是如此,2022年底我国稀土产能降到了全球70%。

简单来说,制裁确实能给对手造成一定影响,但也会给自身造成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张无忌断言七伤拳折寿,练得越深越命短,所以“稀土断供”这招要少用。

之所以对镓和锗管控,或许离不开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这是对等反制,美日荷的限制主要在芯片产业链,而镓和锗是非常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比如镓化合物氮化镓(GaN),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之一,由于其更高的击穿电场、更高的电子饱和速率、更高的发热率和抗辐照能力,在手机充电、通讯、电源、光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第四代半导体代表材料氧化镓,比第三代半导体具有更高的解禁宽带,兼具抗高压、高温、高辐射等能力,可以轻松应对各种极端环境,一张纸那么薄就可以承受8000V以上的电压,这是计算中心、人工智能领域所需要的重要半导体材料。我国断供镓和锗,将直接影响老美高性能半导体及相关设备供应链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其产能。

其次,未经批准不得出口,言下之意我国要对镓和锗的出口实施精准管控。也就是说卖给了谁?卖到了哪儿?用量多少?用途是什么?我们都要清楚地掌握镓和锗的流向,而镓和锗又是尖端科技领域所用到的关键材料,这不仅会对我国尖端科技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还能通过进出口商业信息,获得一些科技信息,尤其是第三、第四代半导体的研发信息。这对我国科技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另外,镓和锗和稀土一样,虽然国外需求高涨,但国内产能却十分旺盛,这就导致镓和锗像稀土那样,存在严重的过度开采、产能过剩、打价格战等问题。而不管是镓、锗,还是稀土,都是战略性资源。精准管控不仅能提高镓和锗的价格,还保护了我国战略资源不被贱卖。

最后,如果对镓和锗管控,一些国家会自发成长,推动镓和锗的自主可控,另一方面我国还能“离间”老美想要拉拢的盟友,扶持能在半导体领域遏制老美的竞争对手。而缺少镓、锗材料的老美,必然会造成半导体、光伏等产品成本的大幅提升,最终削弱美芯片等产品竞争力。

虽然中国人有很高的忍耐度,但一点不能少也是我们的基本原则,我国此举可谓是“一箭四雕”,如果老美还不收手,这可是令人奋起的好机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