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筛查,哪些人一定要做?

艾克猿始人
来源:可友健康

▲题图来自Bing
结直肠癌,也称为大肠癌,是常见的癌症。有充分的证据说明,提前筛查结直肠癌有巨大的好处,而现在的筛查年龄也提前到了45岁,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文 | 可友健康
本文主要包括
1. 为什么要筛查结直肠癌?
2. 怎样识别人群风险?
3. 一般风险人群要怎么筛查?
4. 高风险人群要怎么筛查?
为什么要筛查结直肠癌?
肠癌并不可怕。大多数结直肠癌起源于腺瘤,从腺瘤进展到癌,大概平均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
所以,只要我们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注意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筛查,是完全可以及早在癌前息肉进展为结直肠癌之前发现并清除它们,从而预防结直肠癌,改善疾病结局的。因此,无论国际国内的指南,都主张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因为筛查确实可以减少死亡率,挽救更多的生命。
怎样识别人群风险?
和几乎所有的癌症一样,不同的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是不一样的,比如40岁无家族史的。和60岁有家族史的,风险就差别很大。
所以首先需要区分高风险人群和一般风险人群,因为针对不同风险的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的策略是不一样的,比如筛查的时间间隔、选择什么筛查手段等。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风险增加图源:UpToDate
那到底怎么来判断自己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高低呢?
目前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识别你是否属于高风险人群,那就是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1. 你是否患过结直肠癌或腺瘤性息肉(肠息肉的一种)?
2. 你是否患过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
3. 你小时候是否患有癌症并且接受过腹部放疗?
4. 家里人或者亲属有没有患过结直肠癌或腺瘤性息肉?
5. 如果家里人有④的情况,就需要知道,他们是一级亲属(父⺟、兄弟姐妹或子女)吗?他们初次诊断为结直肠癌和息肉的年龄多大?
6. 你的家庭成员是否有任何已知的可导致结直肠癌的遗传综合征?
如果以上问题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就属于结直肠癌的一般风险人群。如果有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是 “是” ,你就不属于一般风险了。或者有HIV感染、不良生活习惯(不良饮食、饮酒、肥胖、吸烟等),都可能增加风险,结直肠癌筛查的策略就和一般人群不一样。
另外,评估一个人的结直肠癌风险,我们建议从20岁之前就开始,然后每3-5年评估1次,也就是询问上述5个问题。还有就是,如果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出现变化(如患上癌症),可能会影响重新评估的频率。
然后根据答案来初步估计患结直肠癌风险的高低。
经过上述简单的评估,你就知道,自己属于什么风险级别了,到底是一般风险还是高风险人群。
一般风险人群要怎么筛查?
当下,很多专业机构都发布了结直肠癌的筛查指南,比如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美国胃肠病学会、美国癌症协会、还有UpToDate撰写小组等,这些指南在一些细节上,存在一些小的差别。
这里提供 UpToDate 的最新建议。首先介绍一下,针对一般风险人群,要怎么筛查?
1什么时候开始筛查?
推荐对一般风险成人从45岁开始筛查。强烈推荐从50岁开始筛查。请注意,这条建议是在2021年更新的,在前一版,建议开始筛查的年龄是50岁。

至于指南更新的原因,大家看一下下面这张图就明白了。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45岁后急剧上升。

图源:UpToDate
2怎么筛查?
包括选择什么筛查方法,以及隔多久需要筛查一次。
1)筛查方法主要包括肠镜、粪便免疫化学检测、结肠CT造影这几种。
2)采用不同的筛查方式,建议的筛查频率也不一样。比如,如果选择结肠镜检查,建议每10年做一次。
在肠镜检查之前,做好高质量的肠道准备很关键,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别让肠道准备成为肠镜检查的“拦路虎”》。
关于筛查方法,这里也再补充一下:
很多人以为筛查结直肠癌,就只能选择做肠镜,其实不是的,除了肠镜,也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的筛查手段(可参考这篇文章《害怕做肠镜,化验大便可以替代吗?》),国内比较常用的有:
粪便免疫化学检测,主要是为了检查粪便里面的隐血,建议每年查1次。如果检查结果有异常,需要进一步做肠镜明确诊断。
- 结肠CT造影,也称为虚拟结肠镜,一般建议5年查一次。如果检查结果有异常,需要进一步做肠镜明确诊断。

各种结直肠癌筛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图源:UpToDate
3停止筛查的年龄
预期寿命小于10年时,停止筛查。建议筛查到至少75岁,76-85岁需根据个体情况决定。如果年龄超过75岁,应咨询医生后作出决定。
高风险人群要怎么筛查?
再来说一下,高风险人群要怎么筛查。同样,这里主要介绍 UpToDate 的最新建议。
1. 对于高风险人群,具体的结直肠癌筛查策略和一般风险人群不同。
2. 是否有高风险,主要基于是否存在遗传性家族性癌症综合征、结肠癌一级亲属的数量、以及他们被诊断时的年龄有关。
3.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结直肠癌家族史对于决定你的筛查方案非常重要。所以我们需要对家族史进行充分的了解。
有些疾病的名称,估计你也不知道或记不清,所以最好是保留好家人的出院记录,或者相关手术之后的病理报告。如果一级亲属有结肠癌患病史,我们需要知道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的具体情况(比如,详细的诊断、患病年龄),并且根据这些情况,来确定你的筛查方案。
主要是需要知道自己或者家族里面,是否存在高风险基因遗传性家族癌症综合征的情况。
其中,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也称为Lynch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性息⾁病(FAP)是最常见的两种综合征,均可导致结直肠癌发病率升高。
当然除了这两个,还存在其他的高风险遗传综合征。如果自己或者家族中存在这些高风险遗传综合征,你在筛查结肠癌时就需要选择强化筛查方案,并考虑基因检测。
对于其他有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或进展期锯齿状病变家族史、且伴高危特征(和病变大小和细胞形态有关系,这需要医生确定)的患者,也建议进行强化筛查。
4. 如果经过判断,你属于高风险人群,我们建议进行强化筛查,具体方法如下:
1)开始筛查的年龄:
如果有一名或多名一级亲属在任何年龄确诊,则从40岁开始提前筛查,或者以一级亲属确诊肠癌或高危息肉的年龄往前推10年开始筛查,以先发生者为准(举几个例子:假如你的父亲在58岁诊断出结肠癌,那么你需要在40岁开始筛查;假如你的哥哥在48岁诊断出结肠癌,那么你需要在38岁开始筛查)。
2)筛查方法和间隔:
首选的方法是结肠镜,因为有证据表明肠镜优于粪便检查。建议每5年做1次肠镜检查(而不是10年)。如果不愿意做肠镜,建议应每年一次做粪便免疫化学检测。
3)停止筛查的年龄:
至于何时终止筛查,目前证据不充分,可以根据一级亲属诊断结直肠癌的年龄来综合考虑决定。比如,有1例一级亲属在50岁后确诊则应在79岁停止筛查,有≥2例一级亲属在40岁前确诊则应在85岁停止筛查,不过一般在预期寿命少于10年的时候停止筛查。
补充两点说明:
1. 如果一级亲属患有息肉,而且没有明确证实为进展期腺瘤或锯齿状病变,而家族史中又没有其他异常情况,建议按一般风险人群筛查。
2. 目前,只有以上这些筛查方法是被认可的、能有效筛查出结直肠癌的。除此之外,癌胚抗原(CEA)等血液肿瘤标志物的作用尚不明确,价值不大。
总结: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一定清楚了,为什么我们要反复强调筛查结直肠癌的重要性,自己是属于哪种风险级别的,需要做哪种检查。
肠镜虽然是一种有创检查(如果做无痛肠镜,还需要使用麻醉药),但它能直接观察直肠、结肠和部分末端回肠内部的情况,如果发现病变,还可以在检查时进行活检、切除息肉,尤其对于高风险人群是值得首选的筛查方法。
无法或抗拒做肠镜的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健康状况以及当地的医疗资源情况,与医生讨论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其他方法。每种方法都各有优缺点。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重要的是一定不要忘记筛查这件事。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确实评估风险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还是尽量交给医生来做。所以也推荐大家使用可友的体检相关服务,我们的医生会认真评估你的结直肠癌风险,从而制定科学循证的筛查方案,还会对你的肠镜报告进行专业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