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脱单头像,真的可以脱单吗?

冲浪新知

作者 | 夏超乱翻书/小筑
编辑 | 四月
在一波又一波购物预售的狂欢中,很多人忘记了,双十一原本只是一个凄凉的日子——
光棍节。
光棍节来源已不可考,被人广为接受的说法是起源于南京大学的宿舍文化,最初设立的目的是为庆祝自己仍为单身一族。
说是庆祝,终极的目标当然还是:要脱单。
01
单 身 梗 简 史
脱单有它的历史盘。
如果你也玩过QQ空间,肯定对“单身贵族”这个年代感满满的词不陌生。单身贵族,曾在黄钻贵族、红钻贵族遍地开花的夹缝中杀出了自己的优越感:
真正的贵族,是单身,因为我具有超过常人的生活能力与生活智慧,并能从单身中享受到一种特别的快乐(来自百度百科的解释)。从中衍生出的生活方式被称为“单身主义”。
而另一批放弃抵抗,向秀恩爱势力低头的单身群体,自嘲“单身狗”,它的起源与《大话西游》那句经典台词“他好像条狗啊”有关。

这两个古早词汇现已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平平无奇的习惯用语,所以不甘寂寞的网友又为单身群体创造出了更加细分的叫法。
比如自杀式单身,在现实中不主动社交,却在脑海里经常意淫拥有甜甜的恋爱。自杀式单身的人往往也是代餐型单身,依靠从别人的绝美爱情中汲取甜份而维持单身。“我可以单身,但我的CP一定要结婚!”

来自@语文指挥中心 ↑
而算命型单身,是指那些太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并预知自己恋爱会受到什么样的伤害,遂干脆选择单身的人。这类人要么是自己受过伤,要么是旁观别人为情所苦,对恋爱PTSD。“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拒绝别人。”

但是,不是说单身就不能涉足恋爱领域。还有一类“单身导师”群体,常为身边有对象的朋友解决恋爱的疑难杂症,业务涉及追求助攻、恋情诊断、出轨线索分析、分手陪伴等一条龙服务。但这类人一旦陷入爱情,估计比他朋友还拎不清。“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其实月老也是单身导师↑
单身名词涵盖之广,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单身人士,全世界的网友都在提醒你是因为什么而单身。
但是知道了单身的原因,又能怎样?
毕竟网友们非但不提供对象,还买一送一,衍生出更多“嘲讽”单身的形容。
你抢票迅速、打游戏精准预判,不夸你“快”,说你拥有“单身二十年的手速”;
对于你独特的品味,朋友一句“你是不是单身久了看狗都眉清目秀”足以让人自我怀疑;
形容一个人不会说话,满屏弹幕都是“凭实力单身”。

单身两个字已经逐渐脱离它本身的意思,演变成多方位偏见的形容。似乎你单身就是因为你情商不高,你单身久了就会宁滥勿缺。总之你单身就是你有问题。

02
脱单头像,会是单身梗的终点吗?
在充满了偏见的环境中,单身人士难免会陷入找不到对象的焦虑。
等不是办法,干才是希望。但是他们所谓的行动力,仅仅是换了个头像。(怎么肥四?)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最近一段时间,朋友圈的女孩子都齐刷刷换上了同一个头像。
开始以为是什么饭圈团建,一问,是最新流行的脱单头像——费沁源。

起初是小红书一个博主用了费沁源头像,之后立马脱单,于是她的姐妹也都换上了这个头像,一传十十传百,这张图莫名其妙就成了新晋脱单头像。

稍微科普一下头像的主人公费沁源,SNH48女团成员,参加过《青春有你》第二季。
费沁源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脱单事迹。与此相反,欧阳娜娜一度因为身边帅哥环绕,有幸被网友挑中,成为人均一份的脱单头像,#听说用欧阳娜娜头像会脱单# 也曾高挂热搜榜第一,可见其灵验(指路分析→你为啥一边骂欧阳娜娜,又一边模仿她?)。

与脱单头像搭配食用的,还有脱单壁纸。
这就比较形象了,各种粉粉的桃子,大的小的一个的一堆的漫画的实物的,只要是桃子,就可以“招桃花”。

换好脱单头像壁纸二件套的我们,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不管找没找到对象,反正我是努力了。
但优秀的人往往比你还努力。脱单玄学正在以更多花里胡哨的方式内卷起来:
常规的锦鲤和杨超越已经不能满足大家了,
转发粉色晚霞、双彩虹,可以脱单;
转发爱豆的玛丽苏角色,可以脱单;
转发男友收割机萧亚轩和邓文迪,可以脱单。

早起第一件事,不是给自己打个气,是看星座运势爱情指数;
微信转账记录最多的人,不是男友,是塔罗牌微商;
甚至连收藏夹里的美妆,都是清一色的“招桃花妆容”、“斩男妆”……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在脱单玄学这件事上,大家才不管有没有卷错方向,毕竟——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03
脱单玄学,其实“有用”
问过身边不少换了脱单头像和招桃花壁纸的人,很遗憾的是,她们大多数都没有脱单。
她们自己,也不是不知道这招没用,但,为何还乐此不疲?
从大环境来看,当今时代改变了人们在恋爱方面的表达与体验。互联网时代,人与人距离更远,我们越来越依赖线上的社交媒体了解彼此的现状。
在社交媒体上,主动换上脱单头像,本身就是向自己的社交关系网络传达“我当前处于单身、想要恋爱”这样的信息。

或许,潜在恋爱对象恰恰就在你的关系网络中;同时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社交系统(Social network),当你传达了脱单的意愿,一些朋友可能就会为你介绍一些人或相关信息,自然更容易促成一段美好的恋情。
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脱单玄学对个人的影响不见得是脱单成功,但其在潜移默化中对你心理暗示,也许会帮助你脱单成功。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理论是“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也被称为“自我实现预言”,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是指我们先入为主的预期或判断,无论是否真实和正确,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预期或判断最后真的实现了。这样的描述是不是与脱单玄学非常贴切呢?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也是这个意思↑
在使用脱单头像时,我们对自己想要脱单的预期会让我们更加关注生活中与脱单、恋爱相关的信息,比如我们更留意与身边一些人的互动状态,更关注自己对某些人的感受是不是恋爱的感觉,而这些信息在平时或许是被我们忽略的。

换了头像就被表白↑
哪怕是平时并不喜欢的异性,正因为他是在你换上脱单头像后来搭讪,神秘的玄学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想:难道我的真命天子就是他?那试试吧。本来的“脱单玄学”就成了真。
因此,在社交媒体环境和心理暗示的前提下,相信脱单玄学其实不是认命迷信,而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体现。

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拥有乐观的态度,他往往会有更高的参与度,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在这种情况下脱了单,尽管两个人在刚开始的接触中要彼此试探和磨合,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乐观的心态也更容易让我们坚持这段恋情。
当然,话说回来,只有空想可不行。脱单玄学,也只是你开始脱单的第一步。
心理学家Gabriele Oettingen就提倡一种“既乐观又现实”的心态和思维过程,这会帮助我们更容易达成目标。这个过程被称为“心理对照”(mental contrasting):当我们拥有一个愿望时,可以先花几分钟时间,积极地设想这个愿望成真的样子;然后再进行视角的转换,用更多的时间来思考现实的因素,要实现这个愿望我们要面临的难题是什么、是否有一些障碍、我们需要做出哪些努力。(此段,脱单干货)
04
结语
脱单玄学很简单,脱单这件事儿却还是会有一点点辛苦。
但相信脱单玄学的你,一定是个不错的人。毕竟,在经历了那么多无奈、挣扎、看过或吃过爱情的苦之后,依然相信爱情,并用自己不那么明显、又看似笨拙的方式,向全世界传达着:我准备好了,求求那个人快点出现吧。
时而焦虑,但总体乐观。

参考资料
[1]沈阳,查多.光混节来历说法不一 或起源于南京大学宿舍文化.龙虎网.2012-11-18
[2]Merton, R. K. (1948).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The antioch review, 8(2), 193-210.
[3]Oettingen, G. (2015). Rethinking positive thinking: Inside the new science of motivation. Current.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