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章

0129昨夜今晨要闻回顾

头条新闻

关注

​​①#世卫更新应对辐射和核紧急情况关键药物清单#:各国政府必须做好准备

“世界卫生组织敦促各国储备以应对核紧急情况”——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8日以此为题的报道注意到,世卫组织27日在其官网更新了应对辐射和核紧急情况建议储备的药物清单,这是自2007年以来的首次,世卫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说,这份清单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准备。

据世卫组织官网发布的“世卫组织更新用于应对辐射和核紧急情况的关键药物清单”,这些药物储备建议,包括防止或减少辐射影响的药物,或在接触辐射后用于治疗损伤的药物。

“在辐射紧急情况下,人们可能暴露在剂量从微不足道到危及生命的辐射中。各国政府需要迅速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治疗,”世卫组织改善人口健康部门助理总干事玛利亚·内拉说,“各国政府必须做好准备,保护人民的健康,并立即对紧急情况作出反应。这包括随时准备救生药物,以降低风险并治疗辐射造成的伤害。”

世卫组织官网发布的清单中称,辐射和核紧急情况可能导致暴露在高剂量辐射下,这足以导致严重健康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各国政府对此类威胁迅速作出反应是极其重要的。然而,根据向世卫组织秘书处提交的年度报告,许多国家仍然缺乏应对辐射紧急情况的基本要素。而本次更新内容考虑的潜在情况包括核电站、医疗或研究设施的放射性或核紧急情况,或放射性材料运输期间发生的事故,以及恶意故意使用放射性材料等。

据清单具体内容,典型的辐射应急储备包括以下药物:

·稳定碘,用于阻止或减少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

·普鲁士蓝,用于去除人体内部的放射性铯 (Cs) 和铊 (Tl)

·在急性辐射综合征(ARS)情况下,用于缓解骨髓损伤的细胞因子

·用于治疗呕吐、腹泻和感染的其他药物 

②“退休人员今年1月份不认证停发养老金”?别信!

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是国际通行做法,主要是为了建立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的反欺诈机制,防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被冒领,维护基金安全。认证时间一般是一年一次,各地区社保部门对于认证时间的安排存在不同的做法。

2022年我国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1万亿元,支出6.6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7.4万亿元,能够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近日,“2023年养老金认证时间提前,退休人员必须在1月份完成待遇资格认证,否则养老金将会停发”的消息在多地流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的网友担心是因为养老金不足。这是真的吗?针对此说法,记者予以求证。

记者注意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发文紧急辟谣,同时提醒广大网友一定要提高警惕;武汉、成都、哈尔滨、郑州、呼和浩特、长沙、福州等多地人社部门也发布公告予以澄清,不少地方的人社部门还在相关公告中提示了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方式。

据悉,这个认证是指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认证时间一般是一年一次,各地区社保部门对于认证时间的安排存在不同的做法。例如,成都实行滚动认证,待遇领取人员自领取待遇的次月起,每12个月认证一次。开展此认证是国际通行做法,主要是为了建立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的反欺诈机制,防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被冒领,维护基金安全。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表示,一些试图浑水摸鱼的骗子通过散布谣言,推送虚假网站,打着可以代办认证的幌子,诱导一些退休人员和城乡老年居民填写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并从中牟利。

那么,如何进行认证?记者从人社部了解到,第一种是刷脸认证。人脸识别自助认证,通过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或“掌上12333”等官方手机APP进行认证。第二种是社会化服务认证。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出上门认证的申请,社保局工作人员上门协助认证。第三种是数据比对。社保局通过和公安、民政、医院、交通运输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来获取退休人员的情况。

如果退休人员或符合领取养老金的城乡老年居民在认证期限内没有办理认证,发现养老金被暂停,也不要着急。人社部提示,退休人员主动和社保局联系并按要求完成认证后,就会恢复养老金发放并进行补发。

养老金关系着亿万退休人员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养老金运营情况如何?有没有网友担心的所谓停发、缓发或者少发的可能?

金维刚表示,无论是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都是大于支出的。2022年,我国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1万亿元,支出6.6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7.4万亿元,基金运行平稳。我国各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实现基金长期收支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能够维护广大参保人的合法权益,使其能依法享有养老保障。

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同样认为,从目前养老金的运营情况来看,不必担忧养老金停发、缓发或者少发。

“我国不存在养老金亏空的问题。尽管近年来受到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但财政补助力度相应增大,能够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李实说。(经济日报)

③教材删除岳飞的《满江红》? 教育专家:全国中学统编教材从未选编过它

知名教育博主和教育作家、曾获全国百强名校语文教师的吴小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满江红》是一个词牌名。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诗歌”,因为比起传统格律诗,它在形式上要更自由,所以又叫作“长短句”,它的前身是民间小调,和当时人们的生活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满江红》作为一个词牌谁都能用。比如秋瑾也写过一首《满江红》。一般而言,词牌的产生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借用原来的乐府诗题,唐代教坊乐曲的名称,取自某些历史故事,或者词人原创自制。满江红,这个调名来源说法不一:有人说它源自于中秋冬时节就变红的水草,也有人说它源自白居易《忆江南》词“日出江花红胜火”之意等等。这个词牌是柳永首创,它基音较高,有激越之感。

对于网友所说“《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被移除课本”这一说,经吴小轶初步核实,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满江红·怒发冲冠》只在1960年短暂地进入过当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写的《九年一贯制试用课本语文》第十四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只在很小的范围内使用了一年就停用了。除此之外,全国通用的中学语文教材从未选编过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或许有少数地方版本教材选用,但使用范围和时间都有限)。吴小轶表示,“初中统编教材用秋瑾的《满江红》代替了岳飞的《满江红》”的说法根本不成立。 

此外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语文老师也表示,不仅现在的人教社初中语文教材里没有岳飞的《满江红》,他甚至查了该出版社此前较多版本的教材,没有发现人教社语文课本里收录岳飞的《满江红》。

对于为何有网友认为教材里有《满江红·怒发冲冠》这样的“记忆”?对此,吴小轶认为,综艺节目、影视、流行歌曲包括历史教材、思想品德教材里,或者个别地方教材以及拓展阅读里会出现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所以大家觉得特别熟悉。

吴小轶说,现行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并不缺少民族脊梁之文。古代作品有《孟子》的《富贵不能淫》《鱼我所欲也》、《列子》的《愚公移山》、司马迁的《周亚夫军细柳》《陈涉世家》、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谭嗣同的《潼关》等。现当代作品有毛泽东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周定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吴伯箫的《灯笼》等等。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这方面的选文也有很多,教材承担的任务是艰巨厚重而多元的。国家语文教材在编写上以立德树人为基石,充分尊重历史,引导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对于《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是不是岳飞所作,吴小轶认为,目前学术界争议比较大。因为目前没有学者发现这首词在宋代有作品集收录,它基本在明代才开始流传。另外,词中的贺兰山在河套以西,当时属西夏国,与宋朝无战争,与史实不符。“这首词如果不是岳飞写的,那又是谁写的呢?这个没人考证出来,但这并不碍于岳飞作为英雄,我们去传承他的精神。”吴小轶觉得,对于有争议的篇目收入语文教材需要十分慎重,从这点看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比较严谨的。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中部于晓冰老师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网友称人民教育出版社或者部编版教材把岳飞的《满江红》删掉了,这是不对的,这是偷梁换柱,说某一个教材曾经选过《满江红》,然后后来删掉了,由此就把它嫁接到人教版或者是部编版当中,这是不行的。

于晓冰还表示,《满江红·怒发冲冠》是不是岳飞所写的讨论,其实不是今天才发生的问题,也绝不是因为《满江红》电影火了之后才出现的问题,它其实是多少年来人们在争论的问题。于晓冰认为,《满江红·怒发冲冠》不管是不是岳飞写的,从学术的角度来说,值得去探讨一下,但是从内容本身来说,探讨的意义和价值不大,它并不能够去改变《满江红·怒发冲冠》本身作为一首爱国诗词的价值所在。(上游新闻)

④巴以冲突再起,血腥48小时

当地时间1月26日,以色列军队突袭了约旦河西岸北部城市杰宁的一处难民营,导致至少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0人受伤。

当地时间1月27日,东耶路撒冷一座犹太会堂附近发生枪击事件,造成至少7名以色列人死亡、3人受伤。以色列警方称,枪手是东耶路撒冷一名21岁的巴勒斯坦居民。

分析人士担心巴以局势可能进一步升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敦促各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提醒在以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切实提高警惕,加强安全防范。(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