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休学,重点高中的我却成了同学眼里的戏精

互联网潜水员
来源:果壳
现在的很多学生,已经不再是我们印象中的只会埋头学习的小孩子了,有三个中学生就把眼光投向了许多人知道、却并不愿意公开谈论的“地方”。

石宗华、舒鹏宇和李佳泰,是被誉为北京“教育高地”的学校——人大附中的学生。
那一年,他们决定拍摄一个关于抑郁症的短片,起名为《灯火之下》。

👆短片《灯火之下》
这部片子拍摄于2020年,不过我是最近才在别人的推荐下看到的。
作为纪录片,它毕竟稚拙和简陋,叙事视角也比较单一。所以,刚看完的时候,我还以为这是人大附中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但当我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并不是我想的那样:拍片子完全是这三个男孩的自发想法和行为。
人大附在网上曾被网友们戏称为“宇宙第一高中”。
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号,是因为能出入这里的老师和学生,都很牛:
“网红”老师李永乐曾在这里教授物理;而童星出身的关晓彤也曾是这里的学生。除此之外,它还牢牢占据了每年清北北京生源的“第一把交椅”。
在这样的学校里,怎么会有孩子关注抑郁症呢?
拍摄者之一的石宗华的解释是:
“我周围确诊的朋友还挺多,而随着调查深入,我发现抑郁症患者远比自己想象的多得多。”
除此之外,石宗华的家就住在北京六院附近,这也让他不由得更关注这些抑郁症的朋友们。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剧照
有次,他问一个有抑郁症的朋友:“你有没有因为得病而被同学瞧不起?”
朋友摇摇头,但随后的回答更让石宗华难过:“没有,他们压根都不信,觉得我挺正常。”
虽然“我抑郁了”已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话,但“被误解”依然是每个抑郁症患者的宿命,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这个群体。
很多孩子的抑郁表征,往往被认为是“孩子早熟了”“不合群”“叛逆”“内向”相联系。直到出现了严重的自残行为后,才被他人承认和重视。
石宗华想到,就连自己身处名校的朋友尚且如此,在更普遍的学生群体中,又有多少孩子遭受着多少误解和伤害呢?!

👆短片《灯火之下》
于是石宗华和同学们走访抑郁症患者、咨询心理专家、发放问卷、分析数据,拍摄了这部只有十二分钟的短片,上传到了B站,播放量已突破了21万。

👆视频网站显示有20分钟,实际该片时长只有12分钟
片子内容比较简单:身患抑郁症的女孩纯子,面对镜头讲述了自己患病的过程和感受。
从成年人视角来看,片子的视角单一,内容也单薄。
但它胜在真诚:
女孩纯子在患病过程中,深深地体验到了被误解的痛苦,她试图面对镜头,直接说出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澄清误会,给自己和病友寻求更多理解。
为什么好端端的孩子,突然就得抑郁症了?
——这是困扰很多家长和老师的问题。
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并无统一的说法,就连抑郁症病人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什么时候就开始深陷其中了。
在短片里纯子提到,自己并不是在某一天突然就抑郁了,这是一个说不清从哪天开始的、缓慢发展的过程。
之前有段时间她一直在高压状态下,学业、人际关系还有家庭氛围,让她压力山大,但也就是像大家一样,觉得自己心情不好。
但后来,她发现心情不好的时间慢慢拉长了,从一天变成两周;而造成自己心情不好的事情也越来越细小,哪怕是丢了一支笔也会大发脾气。

👆短片《灯火之下》
再往后,心情不好已不是偶尔,而变为常态。
用纯子的话说:心情不好就是全部的生活。

👆短片《灯火之下》
直到再也开心不起来了,纯子才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别人说的“抑郁症”。
根据梅奥诊所的研究,抑郁症病因复杂。
生理上可能与大脑的生理性改变、大脑里的神经递质变化、身体激素变化以及基因遗传相关。
此外遭受过创伤事件、有严重疾病、滥用酒精与药物、低自尊与悲观的性格、亲朋好友里有抑郁症患者或自杀事件等,也都是患抑郁症的风险因素。
也就是说,抑郁症是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纳于某一个原因。
在去医院之前,纯子试图向周围人寻求过帮助。
她的第一个求助对象是老师。
她认为老师知识渊博、眼界宽阔,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
她说:“老师,我真的很难受,我真的活不下去了。”

👆短片《灯火之下》
但老师只是程序化地回了一句:
“小姑娘花样年华,有什么活不下去的,操场跑两圈就好了。”

👆短片《灯火之下》
听到这句话,纯子的嘴巴再也张不开了,内心升起一股绝望的感觉。
显然老师并不能真的理解她的处境。
回到教室,纯子又要面对同龄人的不理解。
“开心点哈!”“这个世界上比你不容易的人多了去了,你有啥理由不开心?”“别那么矫情!”“你就是戏多!”“这不是懒病的借口?!”……
老师和同学的不以为意,让纯子陷入了绝望中,连眼泪都流不出来了。
纯子发现:即便自己已经身处优秀的学校、享受最优质的资源,但大家对抑郁症的无知和误解并不比普通学校少。

👆短片《灯火之下》
同学和老师都把抑郁症视为简单的心情不好。
可事实上,抑郁症带给纯子的,不单单是心情不好,还引发了一系列生理反应。

👆短片《灯火之下》
纯子逐渐出现了消化不良、头晕、失眠等现象。
在所有症状中,失眠尤其让纯子痛苦:
每天晚上辗转到4点半才能睡着,但第二天6点就要起床。
浑浑噩噩的她坐在教室里精神不好,既听不了课,又睡不着,只能趴在桌子上。就连过马路时也没有躲车的意识,经常被司机骂。

👆短片《灯火之下》
回到家后,纯子躺在床上发呆五六个小时,再哭一两个小时,接着又进入失眠的循环。
再然后,就有了一些很危险的念头。

👆短片《灯火之下》
梅奥诊所曾列出过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的诸多表现:
悲伤、烦躁、易怒、不明原因的身体疼痛、失眠、吃不下东西、自残、旷课、不爱社交、兴趣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变差等。
不难看出,抑郁症除了心情不好外,还会发生一系列生理上的变化,必须要依靠医疗手段,才能改善病况。
所以,如果家长发现孩子长时间心情低落或兴趣减退,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抑郁症的可能性,千万不要不痛不痒地说一句“想开点”,或者批评孩子“变懒了”、“叛逆了”。
在熬过一段时间后,纯子一家人拿到了抑郁症的诊断书。
但纯子的父母无法理解这件事:
上课睡觉、爱发呆、言行粗暴,这些表现要么是青春期叛逆”,要么是“厌学”,怎么就成了女儿的病了?

👆短片《灯火之下》
在现实中,很多孩子得抑郁症后都会出现“厌学”的表现,拒绝上学或者旷课。二者会有一个明显差异:
普通的厌学,是在学校情绪低落,但回家就正常了。
但抑郁症的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情绪都很低落,并且对任何事都缺乏兴趣。

👆电视剧《大考》
而“青春期叛逆”和抑郁症之间也有区别:
抑郁症是对所有事情都没有兴趣,情绪低落。
而叛逆则有明确的对象,除了因为特定事情与父母不对付外,其他情况下很正常。
在《灯火之下》这部短片播出后,纯子又发出了一个视频,向大众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看到她鞠躬的样子,我不禁动容:一个孩子用力发出声音,想让别人看到的她的痛苦,不知她忍受了多少才坚持到现在。
👆短片《灯火之下》后续预告
纯子已经是名校高中生,家庭环境良好,但是让周围人听见自己的声音却还是这么难。
亲子沟通,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很多父母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总以为会领先孩子,但事实证明,有时候孩子才是时代的先行者和探路者。
因为他们生于这个时代,也对这个时代的变动最敏感。
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曾在文章中发出呐喊:我们的孩子已经变了,但我们的家长还在执迷不悟。
这个时代的孩子,获取知识途径多,个性化要求高,有更高的道德水平,也会向成年人的世界要求话语权。
如果说我们这代人小时候还在想“怎么玩”,今天许多孩子已经在思考“为什么要活下去”。
在物质不缺的年代,他们有了更多空间去进行精神探索。而探索必然伴随着大量的质疑和挑战。
👆电视剧《小舍得》剧照
在面对抑郁症这种新型病症时,父母应该是谦卑的、敏感的。
虽然没有有效的配方,但我们可以从一些细小并能增加积极情绪的方面着手:比如听孩子说话,给孩子决策权,帮孩子找到发泄情绪的出口,引导孩子配合医嘱,带孩子做运动,营造和谐家庭关系等。
尽管这个世界“误解是常态,理解才是稀缺”,但亲子之间从误解走向理解要更容易,因为有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