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一出生就是王炸,古埃及为何能领跑三千年?

铲史官漫画













策划:邓玲玲
脚本:邓玲玲
编绘:朱 彦
扫描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铲史官视频号,有更多精彩视频内容↓↓↓

编后语
古埃及为何没了,而中国能延续至今?
古埃及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尼罗河、黑土地、沙漠、距离两河近等因素,一出生就风华正茂,领跑世界三千年。
它能够稳定地延续,长时间处于统一状态,还有赖于安全的地缘环境。西边是利比亚沙漠,东边是隔着红海的阿拉伯沙漠,南边是努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北边是没有港湾的海岸,只有东北的一小段狭路连接西亚。这些天然屏障使得古埃及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自主安排自己的命运,不必像两河地区那样,时刻准备应付外族入侵。
四大古文明中,延续至今的中国,也有较为安全的环境。东边是浩瀚的太平洋,西边是青藏、帕米尔高原及大沙漠,北边是草原与西伯利亚荒漠,南边是隔着高山丛林的小国。几千年来,威胁中原的主要是北方草原民族,双方来回征战,最终融合成为中华民族。
长久以来,中国独立于东亚一隅。丰富的地理环境,有发生农业革命的条件,独立驯化出了水稻、小米等作物。黄河、长江虽然是最早的文明聚居地,但是二者之间有着广阔的土地纵深,不像两河与埃及那样因沙漠而人口迅速集中,国家和文明的产生因而晚了两三千年。
长江、黄河水流多变时常泛滥,有些路段通航不便,不像尼罗河水势平缓人口集中,一条大河解决了全国的交通和管理问题,很早就可以实现政教合一的君主集权,发展出完善的官僚系统,通过祭司集团和地方官僚管理着庞大的帝国。公元前1千年左右,西周伐商后考虑再三,还是汲取商朝经验采用了代理人分封制度,也是迫于那个时代的交通和管理成本所限,无法派官僚直接进行管理。
战国时代铁器普及,生产力发展,交通改善,社会发生大变革。顺应时代的秦国变法变强,统一了六国,也因六国有相同的文化、频繁的交流,无不可逾越的天险。从此,统一一直是国家的主流,君主集权延续了两千多年。还有学者认为,黄河的时常泛滥,让上下游不得不联合起来兴修水利,是促进团结统一的重要因素。
地理环境的安全是相对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公元前十几世纪,游牧民族有了青铜器后大杀四方,希克索斯人驾着青铜马车从北方的狭路入侵埃及。当埃及人跟上时代学会这些技能后,也驾着马车杀向了东方。这个时代已无法安居一隅,于是采取主动进攻策略。进入铁器时代后,一波波的骑兵更挡不住了,亚述、波斯、希腊、罗马,直到落幕。“埃及艳后”与安东尼夫妻,甚至与屋大维打起了海战。
当大航海和工业化时代来临,中国也失去了地理的安全性,沿海几艘坚船利炮就可轰开国门。幸运的是,中国人救亡图存变法图强,从两千多年的帝制艰难转身,一步步走上复兴之路。这一百多年,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摸着石头过河。
古埃及衰落的时期,东西方进入贤哲辈出的轴心时代。古埃及文明留下了辉煌的物质遗迹,却未能为世界贡献出伟大的哲学、宗教思想成果,也从未成功地向外传播。
古埃及的灭亡,除了丧失国家的独立,还有文化上的熔断。象形文字不再使用,差点湮没无人认识。1799年,法国军官在埃及发现了罗塞塔石碑,上面用三种文字刻录了托勒密五世的登基诏书,对照希腊文与通俗体文字,学者终于解读出了象形文字的意义和结构。这成为古埃及历史研究的重要里程碑。从象形文字发明开始,祭司等精英阶层便开始记录他们的历史,所以这三千年的历史看起来是这么完整,一脉相承。
除了文字,还有宗教信仰。三十一个王朝延续多神教的信仰,国家的凝聚力体现在神王合一的法老身上。古王国时代,法老被认为是土地的主人,具有掌控洪水保护农业丰收的神秘力量。但是水位的几次下降和上升,让法老的威权下降,国家陷入分裂。新王国时代,法老变成了一个威猛的战士,国家和人民的保护神形象。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外来民族的入侵,这一观念逐渐破灭,人们无法继续相信法老是主宰全世界的神。
末代时期,“埃及艳后”嫁给罗马大将安东尼,让法老的神性荡然无存,之前的埃及是公主都舍不得外嫁的。安东尼将罗马的土地封给两人的孩子,给埃及和罗马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
古埃及的衰落让人唏嘘,三千年的强大文明,为何会戛然而止?虽然它有过几次分裂混乱,但很快就恢复如初,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或许,古埃及的生存很大程度依赖于尼罗河的特殊环境,让文明有了强大的惯性,也阻碍了它的前进和改变。然而,这一切似乎并没有确定的答案。人们徘徊在金字塔前,向历史追问至今。
参考资料
乔安·弗莱彻《埃及四千年》、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希罗多德《历史》、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许倬云《万古江河》、J·M·罗伯茨《全球史》、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李亚凡《世界历史年表》、安妮·米勒德,史蒂夫·努恩 《穿越时空的尼罗河》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