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百万大号洗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地产知识橘

昨天早上,刚睁开眼打开手机,就陆续在公众号后台收到了热心粉丝们的私信。


一些票圈好友也私信发我了。
所有的留言,指向一个链接——

我翻了一下,文章阅读不错,早上8点发,9点左右,翻到底部,阅读3万+,留言小十条,不乏“好文”,“干货”之类的感慨。
毕竟,大碗楼市可是业内百万大号啊……

但内容吧,怎么说呢。
不能说和我们的《昨晚,停贷事件有了新说法……》一模一样,但……也是八九不离十吧。(具体的对比分析后面会有)
要不怎么会被知识橘的粉丝们一眼看出来呢?
但是,文章本身的标签居然可以标着“原创”,而且,作者是大碗楼市的创始人——葫芦娃。
这就很尴尬了。
就像我后来在自己票圈所感慨的那样,我从还是一枚房企打工人的时候,就在破竹上买葫芦娃的全国选筹课程,断断续续听了两三年,觉得是枚大牛,很专业,很敬重。
后来,葫芦娃从米宅单飞,创立了大碗楼市,用不了多久就成为了全国大号,我也会时不时看看大碗楼市,一直觉得创始人内容力不错,挺值得学习的。
结果,没想到,我们作为地产垂类的原创内容团队,写了三四年,第一次遇到这样教科书式的洗稿,居然,是出自葫芦娃本人之手……
这种心情,大概就像年少时喜欢的明星,突然间爆了个大丑闻彻底塌房,还塌在了自己头上那种。
既然被侵权,当然要处理。
腾讯系统内的抄袭/洗稿投诉,粉丝们已经提前帮我们申请了,于是,我们第一时间试图加上葫芦娃老师本人的微信。
申请了好几次,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一直没通过。

当然,不排除葫芦娃老师日理万机,没有看到。
但为什么到了早上10点之后,就开始显示“文章已于2022-07-19修改”,并且无法评论了呢?
直到我们发稿时,依然无法“写留言”。而阅读早已经到了10万+。

随后,我们收到了腾讯发来的,投诉不通过的通知——

大碗楼市拒绝沟通,腾讯认为侵权材料不足,于是,这篇10w+的爆文直到现在都还活着。

好了,现在我们把内容摊开来,看看这个教科书式的洗稿,是怎么骗过腾讯的原创审核的——
一开头我就惊了……

(左为【地产知识橘】内容,右为【大碗楼市】内容,下同)
同一个位置,非要用同一张图,还要专门调个颜色用!
这张图就这么重要吗?
到了关键的第二部分,开始大面积洗稿。
对于停贷“硬缺口”的计算,引用的两个数据出处一模一样,先是光大银行的交流纪要,再是广发地产的统计数据。
规模估算方式也一模一样,只是稍微改了一下房源的数字。

P.S. 光大银行的纪要是按照120平来估算的。
然后到了建安成本的估算部分。
这里就精彩了,知识橘的内容和大碗的内容分别是这样的——

红框里的内容基本一致,大碗直接搬运了我们计算出来的全国住宅建安成本2174元/平,因为这个数字不是现成的,是我们根据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的数据自己算出来的。
但是,蓝框里的内容,是新加上去的。
但这个新加上去的“公共配套、园林绿化、有房子、能住人”的表述,居然是知识橘文章的评论区里,我和专业粉丝留言交流的内容——

这位来自北京的粉丝朋友,你的专业度,葫芦娃老师很认可哦!
再往下看。
说到资金窟窿的规模了——

利用央行房地产贷款数据做比对,引到定向放水的规模比较,这思路这表达,不能说毫不相干,只能说几乎一模一样。
接下来,就开始分析金融机构到底应该怎么参与停工项目的风险处置了。
第一点,知识橘的观点是“责任主要是企业和股东的”,大碗的观点是“锅还是房企的”。

好的好的,葫芦娃老师的表达就是接地气。
第二点,知识橘提到信贷投放中“具备条件”的关键词,果然,在加了一段非常重要的废话之后,葫芦娃老师也同样点出了“具备条件”……

在这一点的展开分析里,我们提到“银行不是慈善家”,被直接拿去用了,提到“包装成理财产品卖给投资者”,也被直接拿去用了。

就连“很大的风险平摊到大部分人身上”,都要直接拿去用……

嗯嗯,葫芦娃老师还是会多说两句的,比如说强调“一家家银行”,“一个个停工楼盘”,“一个个理财产品”,“一个个普通的投资者”,“若干个盈亏自负的小产品”……
哇,真的好形象耶,也可以避免被系统查重呢……

写到这里,相信你也看出来了。
要想骗过腾讯的原创审核,并不复杂。
首先,多做扩写,在原有的文章里加一些废话,最好是带情绪的语句,既能增加可读性,又能直接达到降低查重率的效果;
其次,打乱语句的顺序;
再次,在同一句话里,做一些不那么关键的词语的替换。
而这一切,甚至不需要太多人力成本,网上随便搜一个工具,一键就可以生成,自己再小幅修改一下病句,就可以是新的原创。
成本真的太低了。
而在财经领域,尤其是政策解读和数据分析领域,真正要写出一篇原创稿是非常费力气的。
《昨晚,停贷事件有了新说法……》这条稿子,查大量资料,做数据整理加成文,整整花了两天时间,在稿件发表的前一个晚上,因为有银保监会的最新表态,我们一直打磨稿件,忙到接近凌晨一点。
这是我们,作为从传统媒体走出来的内容创作者,一个靠内容驱动的财经新媒体团队,对于原创内容本身的坚持。
讲真,对于百万大号洗稿甚至抄袭的行为,我们作为一个日常阅读只有一两万的小号,能够做的不过是举证侵权,让平台把它删掉。
但是,即便我们费力去做举证,把文章删掉了,又能怎样呢?
对抄袭者来说,他付出最大的代价不过是删除一条已经薅足了流量的文章,公众号平台不会有任何其他的惩罚。
而对于我们来说,团队耗时好几天的心血,在大多数人眼中,一下子成为了别人的作品。
是的,大号就是可以挟“高粉丝基数”以自重,甚至可以无视你的抗议。
考虑到对方一直拒绝沟通,讲真,我们不奢望尊贵的葫芦娃老师能够为我们这个小号删文道歉。
但是,我们必须站出来,用自己的平台为自己发声。
因为我知道,在当下的新媒体界,内容搬运的成本如此之低,大号抄袭小号的情况如此普遍,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敢站出来为自己说话,那么——
也没有人会再为我们发声了。

最后,真心感激知识橘的粉丝们,你们第一时间站出来为我们传递信息,打抱不平,这是对一个原创内容团队,最大的认可。
还好有你们,让我们有动力坚持输出和表达。
也希望所有的读者朋友们,能够给原创内容更多的支持,净化内容创作生态,否则,劣币驱逐良币,我们最后能够看到的,只会是越来越失去思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