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章

“双减”下补习班被严管,新型暑期班悄然崛起,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新浪浙江教育

关注

      基础教育阶段,一边进行高考改革,一边提倡给学生减负。“双减”是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课外补负担。双减政策主要目的有三方面,分别是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减轻家长的焦虑、增强教育的公平性。“双减政策”落实后,K12教育盛况宣告终结,培训机构寻求转型,“教育回归家庭”、“教培人员再就业”等成为热搜关键词。

​      “双减”政策不是一阵跟风,也没有采取一刀切,而是对校外培训机构加强管理,符合资质的培训机构还可以照常开班,只不过有诸多限制,培训时间需要在规定内,不能占中学生的休息日,更不允许出现乱收费的情况。不过并不是所有培训机构都能够这样优雅地退出,不愿意放弃这块大蛋糕。因此“新型暑假班”悄然崛起。

​       不愿意退出的补习机构变成“教培中介机构”,为老师和家长搭桥,从中赚取中介费。还有一种方式叫“高学历家政”,高学历老师以“家政”的身份到家里照看学生,主要目的是辅导学生学习。这类型的家政工资都比较高,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月薪高达几万元面对这样情况,家长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给孩子报补习班,毕竟现在国家提倡给学生减负,可是家长又想通过补习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于是,许多家长感到担忧,害怕自己的孩子在教育不断内卷的当下失去竞争力。而这些新型补习方式的出现,使得家长更加焦虑,陷入两难之地。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减负?

​      首先,家长要带孩子进行适当放松,多带孩子出去转一转,让孩子转移下注意力,放松心情,排解压力的同时还能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要给孩子合理搭配饮食,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家长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多带孩子运动,运动可以让人精力充沛,为孩子减轻学习上的压力,还有助于大脑发育,保持健康的体魄。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陪伴,家长在繁忙的工作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听孩子讲讲在学校中的趣事,听听孩子的想法。

​       暑假是中小学生难得的休息时光,也是培养兴趣爱好和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家长可以不用给孩子送去补习,主要帮助他们制定好假期学习计划,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等到充分的休息,更有助于下学期的学习。

​信息部分来源:飒猫学生家长查成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