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章

盛夏的深圳,这些“热度”也在持续攀升 | 深政一周

深视新闻

关注

“热热热+雨雨雨”,本周深圳进入三伏盛夏,一年中最热时段,高温黄色预警持续生效。与此同时,这座城市的“热度”也在不断攀升。在这些热度中,可以观察到城市的使命担当、经济动能、发展生机。

 

合作热度:突破与融通

 

深港合作热度只增不减。深港之间,七一过后各项合作安排都在加速推进。

 

例如备受关注的深圳健康驿站预约方式有了最新调整:隔离酒店的名额从“先到先得”改为“摇号抽签”分配,更加公平公正。深圳对于部分急需返回内地的人士,特地增设了人文关怀通关名额,供8类特殊人士申请,不占用此前每日规定的2000人名额。

 

日前,香港立法会全票通过“共建深港口岸经济带”议案。该议案敦促特区政府积极规划,对接深圳,全力发展口岸经济带,推动深港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

 

(图源:幸福福田)

 

全国政协常委、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在香港接受深圳卫视记者专访时表示,抓好口岸经济带发展,对香港和深圳都非常重要。

 

蔡冠深表示,现在深圳和香港最重要的就是“软联通”方面,政策怎么积极进行机制创新,就是要突破这些方面。

 

 

可见,当前深港合作的关键词在于突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流等,都需要打通壁垒,让这些要素流通更顺畅。

 

在大湾区城市间,还有一大关键词是融通。本周三(7月13日),由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的“融通大湾区·融媒采访行”大型采访活动正式启动,将全景展现大湾区“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蓬勃图景。

 

本周,还有贵阳、百色两座城市代表团来深,均表达了与深圳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意愿。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正积极发挥集聚辐射作用,从大湾区到内地城市,不断深化城市合作,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市场热度:强者与新秀

 

本周二(7月12日),财富发布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深圳33家企业上榜,数量与去年持平,包括大家熟知的平安、腾讯、比亚迪等:《深圳大厂又出圈!33个“中国500强”,11个科创“独角兽”|锐视角(点击阅读)

 

在《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深圳上榜企业总营收占比超7%,制造企业上榜数量占比超过三成。深圳在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时,就多次强调要夯实制造业基本盘,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今年6月,深圳出台了“20+8”产业集群规划,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

 

深圳千千万万的市场主体中,不仅有龙头地位的强者,也有行业“新秀”的独角兽,迸发的创新活力让市场热度高涨。

 

 

在由工信部旗下赛迪科创编制的《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2022)》榜单中,11家深圳科创企业上榜,深圳上榜企业数量位列全国前三。

 

服务企业、放水养鱼,深圳今年以来,已通过5个“30条”、“20+8”等政策不断营造好的营商环境,市场信心不断增强,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已经成为外界评价深圳发展的关键密码。

 

例如在本周二,《深圳如何打造国际创投中心?听市长跟政协委员一起来商量(点击阅读)。市长覃伟中与数十位政协委员面对面“一起来商量”,看当前市场的创投热,深圳的问题与机遇。

 

民生建设热度:品质与惠民

 

作为深圳棚改第一村,本周三(7月13日)上午,深圳华富村东西区棚改项目正式宣告全面封顶。预计2023年达到入住条件。

 

 

华富村东西区旧住宅区改造项目,是深圳首例老旧住宅小区棚改项目,也是深圳首个采取“政府主导+国企实施+安置房建设+人才房建设”的政企联合新模式棚改项目。

 

华富村棚改项目处于福田区“三大新引擎”之一——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之内,建成后,将提供18万平方米以上的优质创业空间,新增近2.4万平方米的公共配套设施。

 

“旧貌换新颜”,华富村项目可以说是深圳城市建设、民生发展的一个缩影。《深圳华富村棚改,为城市新家园建设作出了怎样的示范?》(点击阅读)。“人、城市、产业”融合,深圳正不断打造城市高品质空间,引领人居环境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就在本周,深圳还重磅推出18项稳经济惠民生“硬核大餐”,涉及救助、养老、就业等多领域。深圳市民政局精准施策,制定了《关于服务保障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增长惠民生促发展的若干措施》,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和就业,促进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纵观深圳本周,对外合作、营商环境、民生建设,各方面“热度”持续攀升,这些热度背后,也展现出深圳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强劲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正不断释放更多城市吸引力。

 

热度背后,也仍需看到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疫情冲击的下行压力,“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冷静思考、从容应对,稳稳开启下半年,以稳中向好态势完成全年经济目标。

 

主笔 / 李天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