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分析、展望

雪球
“为什么华阳集团会在2022年上半年表现不佳?”这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第一点,第一大客户长城汽车销量下滑。第二点,华阳集团产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搭载比例较低。第三点,热销车型较少。第四点,单车配套价值量较低。
但梳理了一下下半年的量产车型,这几点都将发生积极的变化。
按照已量产(蓝色标注)和下半年量产(黄色)来分类:

从长城交流了解到,ESP的二供已经从5月份开始量产使用,后续缺芯影响逐渐缓解。同时,贡献业绩的车型有越来越多的其他品牌,包括长安汽车、长安福特、长安深蓝、阿维塔,还有广汽旗下的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同时奇瑞、吉利、北汽等车企的重磅车型也将在下半年贡献业绩,这也进一步分散了长城汽车一家对华阳业绩的影响。
按照是否是新能源车型搭载来分类:

针对新能源汽车配套占比较低的问题,目前量产的车型中,只有欧拉和WEY以及问届M5等少数车型,但从第二张图可以看到,下半年量产的车型中,有非常大占比为新能源汽车,这其中不乏热度很高的深蓝03、阿维塔11、哈弗H6 混动版、问届M7等。
按照月销是否到1万来分类:

已经量产的车型中,月销超过2万辆只有哈弗H6、CS75plus,而且CS75plus目前还处于一二代共存的状态,产能也处于爬坡状态。月销超过1万的为哈弗大狗和哈弗M6plus。但展望已经定点的车型来看,几乎都是各个车企当家车型,比如哈弗H6混动、大狗、神兽、欧拉好猫;长安的深蓝03、CS75plus以及长安深蓝的第二款车C673;问届的M5和M7;广汽的影酷(GS4改款)、GS8;奇瑞的瑞虎9;BYD的元 pro。这些车型中不乏有月销稳定在1万甚至冲击2万月销的车型。
按照单车价值量来分类:

已经量产的车型当中,单车价值量在1000-2000之间的占绝大部分,它们基本只配套使用公司某一个产品。而下半年量产的车型当中,配套两个以上产品的车型占多数,包括深蓝03、长安CS75plus、哈弗H6混动版、问届M5和M7、阿维塔11、哈弗神兽混动版、UNI-T idd、北汽BJ60,这也就让单车价值从2000以下提升到3000左右。同时,随着座舱域控的逐步落地,公司的单车价值量将继续提升,目前已知的给长安深蓝C673定点了基于双8155芯片的座舱域控,单就座舱域控就超过5000元,再配套液晶仪表等其他产品,单车价值量有望超过8000元。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我欣喜地看到了华阳集团在业务上即将或者正在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这也让我坚信下半年华阳集团将会迎来业绩的上的爆发。
昨天回看了华阳集团HUD业务总监在相关的HUD论坛汇报,他比较详细阐述了华阳在HUD产品上的一些自己的思考以及未来的布局。目前布局的双焦面和斜投影AR-HUD是为了进一步拓展AR-HUD与现实的融合,提高显示效果,目前双焦面AR-HUD已经定点了长城机甲龙;同时,它们也披露了未来HUD的发展路径,也就是从目前基于TFT/DLP/Lcos往光场AR-HUD ,最终实现光波导AR-HUD。而目前,华阳已经在对光场AR-HUD和光波导AR-HUD进行了相关的预研,同时凭借和华为的合作,华阳也已经掌握了TFT/DLP/Lcos三种主流方案的AR-HUD,与此对应的,国内其他厂商基本都在打磨他们掌握的某一种方案的AR-HUD,差距有多大,无需再说。同时,基于投影技术,华阳集团已经积极在布局车内其他投影,比如透明A柱、车窗投影、全息控制屏等等。
同时,最近看到地平线J5芯片的热度越来越高,专家称两块J5可以赶上英伟达的芯片水准,出于国产自主的考虑,不出现智能手机被卡脖子的情况发生,后续一段时间这款芯片将会大规模在国产品牌上使用。华阳集团在去年上海车展就与地平线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基于地平线J3和J5开发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同时二季度在交流的过程中,公司也提到目前已经开始基于J5的开发工作,结合以上的信息,我们在智能驾驶方面,也可以开始期待起来了。
成长股是跟踪出来的,在跟踪华阳集团成长的这一年半时间里,有朋友来也有朋友离开,华阳曾从140亿涨到300多亿再跌回150亿,不变的是华阳集团的基本面确实在一直变优秀,华阳集团确实是一个值得长期跟踪,长期持有的公司。
作者:良多_
链接:https://xueqiu.com/5167066674/225556806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