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章

探访江苏常州清代古戏楼,唱尽人间悲欢离合,红尘善恶终将有报?

九卿观世界

关注
探访江苏常州清代古戏楼,唱尽人间悲欢离合,红尘善恶终将有报?

​      说到戏楼,大家可能想到大量清朝和民国电视剧里面的梨园戏台场景,台上咿咿呀呀,台下拊掌而笑。唱的是国之荟萃,奏的是魂之旋律,演绎的是人间悲喜。中国戏曲在清朝发展迅速,在此期间官戏、地方戏争奇斗艳,享誉盛名的京剧也逐渐成型。一方面是清朝中期社会经济繁荣,皇家对精神生活有追求,上行下效,另一方面是民间红白喜事有很大的需求,最后是清末著名的慈溪太后是个资深戏迷,在三教九流中极大提升了戏子的地位。21世纪的今天,历史留存下来的戏楼究竟长什么样?和电视剧里的一样吗?

      大家好,我是九卿散人,在过去,农历三月二十八是顺庄的庙会,当地人都会在我身后寺庙里的清代戏楼上唱滩簧,台下有舞龙队、马灯队,据说是人山人海。是什么样的一座戏楼能历经百年依然健在,还能焕发第二春,跟随我去了解一下吧。

     今天中午来到东岳古寺,寺门紧闭,难道要白来一次?沿墙走发现了出口的门开的,于是从出口进去了,后来和寺中僧人沟通后才知道上午开门的,下午天太热户外40度,没什么人就关门了。

     百年可以叫做古,千年也可以叫做古,那么东岳古寺有多古呢?东岳古寺可以追溯到唐朝,据说始建于唐朝贞观五年,公元631年,距今马上要一千四百年了。最开始寺里面据说除了东岳大殿以外还有十王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几经兴废,到了清朝年间戏剧风靡,寺内新建了戏楼,一座清代的戏楼在这么古老的寺院里,可见东岳古寺也是不断与时俱进的嘛。这座戏楼是我们今天探访的目标,到了20年前,寺内又增加了玉佛殿、客堂等等。

      这是靠近后门的东岳大殿,气势恢宏,各位看官认识牌匾上的字吗?从右往左第三个字太难认了,后来发现这是篆书,四个字是“护国佑民”,写法和现在的字形差距太大了。

      东岳大殿屋顶檐角那些装饰物你们有认识的么?据说是仙人带着走兽,古代一般仙官身后走兽都是三五七九的单数,只有太和殿是特例有十个走兽,这里你们数数仙官身后有几只走兽?竟然也是双数!

     东岳大殿对面就是我们今天的目标清代古戏楼,来来来,一起看看是否和你们心中的戏楼一样。这座楼一般称为顺庄戏楼,是清代建筑,屋顶造型是歇山顶,飞檐翘角,前檐和左右两檐的木枋上用斗拱部件支撑屋面梁架,屋顶有双龙吻春。戏楼坐南朝北,面对东岳庙的大殿。戏楼平面呈凸字形,是砖木结构的。凸出部分是前台,也就是戏台,前台面宽6米、进深4.4米、屋脊高度有9.3米、台面高度2.3米;后台有三间,屋顶是硬山结构,通面宽9.2米、进深有6.4米、屋顶高8.5米。戏楼台口正上方原来据说有匾额两块,一块是“为我苍生”、另一块是“凤凰来仪”。台上两侧石柱上过去挂有对联一副:上联是“为善不倡,祖有余殃,殃尽必倡”;下联是“为恶不灭,祖有积德,德尽必灭”。匾额和对联都已经遗失在历史长河中,非常的遗憾。今天的戏台都被木板封闭了,据寺里的僧人介绍,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顺庄的庙会的时候会打开来唱戏,唱的是中国传统曲艺常州武进滩簧,又分前滩后滩,前滩主要是移植昆曲剧目,将它通俗化;后滩取材于民间花鼓小戏,常常用当地方言表演。庙会之后就封板,一般一年开一次。据寺内僧人介绍,建国后运动中东岳庙全都毁坏了,只剩戏楼,寺庙重建后,戏楼后来也进行了修缮。戏楼下面一层有东岳大帝的神马房和几个杂物间,供奉着一个菩萨。

       戏台和东岳大殿之间有个长廊,你们猜猜是什么?对,之前提到还没说的十王殿,里面主要是十殿阎罗的雕塑,十八层地狱受苦受难的雕塑,过于写实和偏血腥,怕引起各位看官的不适,我就不展示了,各位看官可以亲自去走走,门票免费哦。

       美好总是短暂的,更多的是你走向美好路上的风景。我是九卿散人,你的支持是我继续下去的动力,如果喜欢我的视频,记得点赞关注不要失联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