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章

国产美妆的争议,是因为不努力吗?

新知悦生活

关注

最近,国产美妆品牌花西子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也成为新的计量单位——1花西币=79元,打工人专属版。

月薪3000=38个花西子

月薪5000=63个花西子

月薪8000=101个花西子

今天你挣了几个花西子?

这波工资涨没涨,是不是不努力的言论,在戳中我们普通打工人神经的同时,也让大家把目光放到了国货美妆的定价上。

#花西子眉笔每克980多可买两克黄金# 登上热搜之后,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看了这对比数据,消费者很难不觉得自己是个妥妥的大冤种。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每克980多元,是按照79元一只眉笔计算的,直播间里实际是买一只送两只替换芯。而在淘宝官方旗舰店,则是69元买一赠一,平均每克算下来492元,仍然比一克黄金价格还贵。

与此同时,微博话题 #花西子散粉贵过香奈儿# 登上热搜12位,花西子散粉按克计算的话比香奈儿还贵:

花西子散粉售价169元,净含量8.5克,单价19.88元每克;

香奈儿散粉售价590元,净含量30克,单价19.67元每克。

涨没涨价是一回事,但如果花西子们一直宣扬的“国货之光” “平价替代”其实也只是个噱头呢?

不盘不知道,算下来发现,花西子,只是“贵价国货”的冰山一角。

据《DT商业观察》分析的数据,国货彩妆品牌诗佩妮新推出的眼线胶笔,上新价19.9元,正式售价29元,但只有0.05克的容量,计算一下单克价,每克也要580元,不仅比国际大牌HOURGLASS的单克价300元要贵,甚至比目前9999黄金的单克价468元还贵。

完美日记芭蕾小细跟口红的单克价要136.3元,阿玛尼红管唇釉的单克价只要53.8元。

UNNY 精细眼线胶笔的单克价是HOURGLASS的两倍多(笔芯都是1.5mm),尔木葡三色遮瑕的单克价比歌剧魅影贵,完美日记控油散粉的单克价也比黛珂丝柔蜜粉的要贵。

那么消费者不禁疑惑,如果国货的“平价”只是因为克重低,容量少,所以单只价格可以控制在百元左右,那么这种低价还能算“平价”吗?

比如,国货口红的容量通常在2克(或毫升)以内,售价在百元左右;而国际大牌口红通常在5-6克(或毫升)之间,售价多在200元以上。

小克重的优势不容置疑:试错成本低,买来试试不喜欢还能换,而许多平价国货品牌,正是拿捏住了消费者这样的心理,卷包装、卷联名,不断推出花里胡哨的新品,快速迭代。

曾经依靠小克重优势赚取了好感的国货们,如今开始遭到反噬。

“大牌平替”们的价格,正在纷纷超过国际大牌。

以前“便宜大碗”的“平价国货”,揭下面纱,变成了“美妆刺客”。

随着国产美妆们开始越做越小,即使保住了百元内的优势,也很难在理性消费者们面前占据优势。

B站UP主 @太阳婶子 在2020年11月就曾发布视频《细数大牌家的傻儿子,按克数算还没国货贵?》,其中列举了一系列数据:贵妇品牌CPB的散粉定价650元,但足足有26克,而新生代国货小奥汀定价150元,却只有8.2克,两者的单克价只差6.8元。

事实上,这几年各种社交平台中,都有测评博主身体力行地测算各品牌的克重和单克性价比,并为大家提供消费或者避雷指南。

毕竟,如果平价国货的单克价比大牌贵,品牌价值和实用价值又不如大牌,谁也不想来当这种大冤种,平白购买“低性价比”的产品。

不止如此

此前,许多国货存在过度包装问题,比如,花西子的国风美学概念包装一直是卖点之一,限定礼盒甚至能月销量7w+,但不少网友认为,花里胡哨的包装和外表,只能“骗骗不懂化妆品的男朋友”。

实际上,在这波舆论风暴之前,“花西子们”就已经颓势尽显。

根据阿里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前四个月,

小奥汀月度GMV数据同比增速分别为:-58%、-35%、-45%、-6%;

完美日记月度GMV数据同比增速分别为:-64%、-45%、-43%、-32%;

花西子月度GMV数据同比增速分别为:-56%、-13%、-10%、5%;

有业内人士曾告诉潮新闻记者,花西子和完美日记,一个是2017年成立,一个是2016年成立,短短三四年时间就成为了彩妆行业的头部玩家,堪称两匹大黑马。花西子和完美日记出现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因为互联网流量时代下,直播电商兴起,再叠加国潮国货走俏。

而一旦互联网流量见顶之后,花西子和完美日记也开始了回落之路。

三方数据显示,在今年的618,头部国货彩妆品牌花西子、完美日记、珂拉琪无论是在天猫、抖音还是快手,预售均未破亿,这已是连续两年出现类似情况。

天猫618美妆品牌预售4小时的排行榜里,花西子到了第十。

最终的天猫618前十榜单结果中,花西子已经查无此人,抖音618榜单排行第十一。

要知道,花西子在2021年618整体销售额达到2.63亿元,预售期间就突破了亿元

而完美日记的母公司逸仙电商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于第一季度实现营收7.65亿元,同比下跌14.1%,这已是逸仙电商连续第五个季度出现营收下滑

青眼通过梳理近三年国内头部美妆企业半年报发现,逸仙电商从2021年的第二名直落到现在的第六名,营收也从2021年上半年的29.7亿元跌落至16.24亿元。不过,相比于直落的营收,逸仙电商近两年一直在优化盈利结构,其归母净利润从2021年的亏损7亿元,已经缩窄至今年的0.58亿元。

不止是营收数据,据CVSource投中数据,2019年国货美妆的平均单笔融资金额曾高达3.37亿元,但今年美妆品牌的融资数额仅为百万元或千万元级别。截至今年8月初,2023年拿到融资的终端美妆品牌仅有六个

更多拿不到融资款的本土彩妆品牌,相继步入倒闭状态:今年年初,It’s Focus薏珂思倒闭;近期,卡乐说Colorpedia也停止营业。曾经登陆李佳琦等头部直播间的国货彩妆品牌Fomomy浮气,负债达近8位数。

国货美妆们掉队,追根究底还是那几个老生常谈的原因:重营销轻研发,做投放不做品牌影响力。

根据媒体报道,以2019年5-6月,月均不到1亿的总GMV计算为例,花西子仅在直播平台的营销支出就已超过20%,每月就有近2000万元的营销投入。

2020年逸仙电商销售及营销费用达34.1亿元,同比增长172%,占总营收的比例攀升到65%,到了2021年,这一数据上涨到68%,达到了40亿。2022年,回落到了23.3亿,但占总营收的比例仍高达63%

2020-2022年,新晋国产中高端美妆品牌毛戈平支付给天猫、小红书、抖音平台用以推广的费用也在逐年增加,其中向抖音支付费用不断上升至5664.01万元,2年复合增速达1658.33%

高营销下,确实让这些美妆品牌吃到了甜头。

2019年双11是国货彩妆集体的“高光时刻”—— 完美日记登顶、花西子入围前五。

2020年的双11,完美日记继续蝉联彩妆榜首(且入围美妆个护总榜单的No9),子品牌小奥汀杀入前10,花西子的座次表提升了两位,位列第二,也创下品牌史上最好的成绩。

品牌们在研发上花的钱,相比之下就远远不足了。

据青眼情报研究数据,2023年上半年国内化妆品上市企业的研发费用为16.64亿元,同比下滑1.8%

研发费用占比为3%,与2022年同期基本持平。而且从几大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投入来看,这一数字远远落后于销售费用的投入。

国产美妆“平价”的人设翻车,那么走高端路线又是否行得通呢?

翻了一波新闻之后,不难发现,这波站在风口浪尖上的花西子,其实本来就是这么想的。

6月1日,花西子海外增长部门负责人Gabby Chen出现在美国时尚媒体BOF举办的美妆论坛上。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年下半年除了开出第一家位于日本高档商城的专柜之外,还会进军美国线下市场,并称美国是今后花西子在海外的“主要增长动力”。

这表明花西子不准备打价格战,转而定位高端市场了。

以洛神赋眼影盘为例,官网定价59美元,与欧莱雅旗下高端彩妆品牌衰败城市(urban decay)16色眼影盘Naked系列定价一致。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关于花西子定价,花西子联合创始人飞慢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花西子想要生产出高创造能力、高技术和高投入的产品,必须要逃离低价竞争。飞慢还提到“为什么中国品牌只能卖便宜的价格?我们要打破价格天花板。”

为了摆脱网红标签。花西子曾宣布要花10亿在基础研发,2022年花西子请来曾在上海家化、华熙生物等企业担任研发工程师的李慧良主导搭建“东方美妆研发体系”。

但天眼查显示,花西子母公司宜格集团2022年的专利申请数量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滑,从2021年的71个下滑至15个。

截至2022年年底,花西子的专利仍以外观为主(52.14%),其次才是发明专利(32.14%)。只有4%的专利处于公开状态(即通过审查),7成的专利来自授权。

而且,花西子的当家王牌产品,多为代工厂生产。

除了眉笔之外,雕花口红、空气蜜粉、气垫粉底液、遮瑕等产品均由代工商生产,其代工厂包括上海创元、科丝美诗、莹特丽、欧润、安诺科斯等数家。

一位国货美妆品牌的内部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通常美妆品牌基本上形成自有供应链、产品又比较大众的,硬成本大概在10%左右。国货品牌现在做得很好了,用料很扎实,成本很多也不止10%。如果新锐品牌没有自己的研发供应链,做代加工,那成本肯定更高

而在消费者眼中,也不是说国货不能比大牌贵,国货美妆产品走高端路线也没有什么不好,但问题是,起码得有充分的理由,是有专利核心成分?还是经过了充分的研发实验?

总不能要啥啥没有,单凭借外表和情怀,站着就轻轻松松把钱挣了。

或许,当国产美妆能够很好地平衡营销和研发的比例、电商渠道和线下门店的关系、产品质量和价格呈现,做到技术附加值、供应链效率与品牌价值的结合,才能真正走出昙花一现的局面,不再当“大牌平替”。

来源:综合整理自DT财经、36氪、潮新闻客户端、天下网商、风口财经、每日经济新闻、红星新闻、正观新闻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