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章

全球加速抛弃美元?

新浪非遗

关注

来源:功夫财经

本质上,美元是靠美国政府的信用来充当世界货币的。‍‍‍‍‍‍‍‍‍‍

考虑到无论欧元英镑还是日元背后国家与美国的盟友关系,现在说去美元化只能说还是一个愿景。

但无论如何,有愿景也是好的,也是值得国人不断努力的。毕竟多了一种主要的储备货币,对世界贸易的稳定都是有好处的。

01

“去美元化”市场传闻不断

最近,受世界局势以及美联储的连续加息的波及,市场开始出现一些“去美元化”的传闻和议论。特别是在科技狂人马斯克对此也表达意见后,相关讨论就更多了。

马斯克的说法,是回应一位美国财经作者的推文。

这位财经作者说:

“从历史上看,美元曾一直是国际投资者的避风港。在危机时期,资金经常被转为美元,投资者采取这种做法以在其他经济体寻求规避风险。

但2014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俄罗斯和中国希望改变这种模式,他们不再希望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依赖美元,这种趋势被称为‘去美元化’”。

她还在推文中贴出关于在2014年签署的《中俄货币互换协议》的报道。

这位名叫罗克-迪克特的财经作者还称,“现在,去美元化正在世界各地发生,(多国)央行去年购买黄金的节奏比1987年以来的任何一年都要快,这表明这些国家都希望用黄金而不是美元来支持自己的货币”。

针对这样的说法,马斯克做了他的评论:“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美国的政策过于强硬,使各国都想抛弃美元”。马斯克还补充称,“再加上(美国)政府开支过大,这迫使其他国家承受我们的很大一部分通货膨胀”。

看到马斯克的评论,罗克-迪克特也补充称,“再加上银行系统摇摇欲坠,以及(美国)现在的利率不可能在不造成更严重破坏的前提下再升高”。

而差不多同时,中国和巴西之间签署了一个协议,由巴西贸易和投资促进局宣布,协议显示,今后中巴两国在交易的时候可以使用本币,而无需通过美元结算。巴西促进局表示希望这样做能降低成本,促进更大的贸易规模和投资规模。

中巴‍‍‍‍‍‍‍‍‍‍‍‍‍‍‍之间的这一协议,可以说是从操作层面印证了上边关于“去美元化”的传闻。

02

美元和世界秩序‍

聊完市场传闻,下面聊聊美元的本质。

一战中,欧洲列强损失惨重,不得不一边靠着华尔街借款和投资稳定国内经济,一边偿还战争借款(美元),但这时候的美元还不足以变成世界货币。

直到二战打完,远离战火的美国本土成了世界工厂,美国也是首要战胜国后,无论是政治上的安排——联合国,还是经济上的安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由美国主导,形成了二战后的国际体系:雅尔塔——旧金山体系。‍‍‍‍‍‍‍‍‍‍‍‍‍‍‍‍‍‍‍‍‍‍‍‍‍‍‍‍‍‍‍‍‍‍‍‍‍‍‍‍‍‍

美元才真正成为世界主要货币,而且直接挂钩黄金,在欧洲重建中发挥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随着和平到来,对美元的需求越来越大,美元和黄金挂钩的机制无法继续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完结后,美元迎来他们的“信用美元”阶段。尽管也有“石油美元”的说法,但本质上,美元是靠美国政府的信用来充当世界货币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美国主导的战后秩序就是美元秩序,美元秩序就是美国主导的战后秩序。美元通过逆差和投资的方式,向美元区输出秩序。‍

当然,冷战时期美元并没有覆盖到全球范围,至少前苏联也打造了一套以卢布为核心的,包含了前苏联和东欧等国的世界级政治和经济秩序。‍‍‍‍‍‍‍‍

直到1990年代苏东解体,几乎所有的前华约国家,都主动或被动的加入到美元体系中来——即使俄罗斯卖油,也是以美元计价并结算的。‍‍

中国在1990年代,实际上也进入了这个秩序体系,特别在加入wto后,以中国人的勤奋和聪明,彻底完成了工业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新的世界工厂。‍‍‍‍‍‍‍‍‍‍‍‍‍‍‍‍‍‍‍‍‍‍‍

也就是说,中国充当世界生产者,而美国充当世界市场。大致的世界经济模型就是这样。‍‍‍‍

但这种模型的问题在于,美元充当世界货币有一个深刻的悖论,即经济学上所谓的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来源于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的《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

是指“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国际收支来说就会发生长期逆差。

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国际贸易收支长期顺差国。

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也就是说美国做为最终市场的本身,就会导致美元的信用下降;而中国做为世界工厂,也必然有将自己的货币输出到全球的内在需求,否则就要不断地忍受美元铸币税的盘剥。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美元有收缩的需求,而人民币有扩张的需求。

03

世界需要新秩序

二战后的联合国安理会安排,实际上就是大国协调机制,保障大国间不会发生直接冲突。但这个旧秩序,也在正在发生的俄乌冲突中摇摇欲坠。

也就是说,旧秩序已经濒临瓦解,而新秩序尚未建立,在这个当口,正是新旧转换期。于是象征旧秩序的美元,受到挑战也是顺理成章。

特别这两年,美元结束了量化宽松,开始进入加息期,盘点下去年美元加息的历程:

自2022年3月份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已经加息8次,累计加息450个基点。2022年3月16日,美联储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到0.25%至0.5%之间。这是美联储2018年12月以来首次加息。

2022年5月4日,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0.75%至1%之间。这是自2000年以来加息幅度首次达到50个基点,显示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紧迫性。

2022年6月15日,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1.5%至1.75%之间。这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单次最大幅度的加息,显示出控制通货膨胀的紧迫性。

2022年7月27日,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2.25%至2.5%之间。这是美联储2022年连续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

2022年9月21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3%至3.25%之间。这是美联储2022年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

2022年11月2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3.75%至4%之间。这是美联储2022年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

2022年12月14日,美联储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50个基点到4.25%至4.50%之间。

到了2023,加息未停。哪怕在美国硅谷银行都因为美元短缺破产后,美联储还坚决了加息25个基点。美联储这种做法倒是回应了市场关切,因为一旦流露出惧怕加息的信号,市场反而会陷入更大的恐慌。

但不得不说如此一来,美元将更难获得,这便是这一轮“去美元化”的直接动因。

然而至少短期内,还看不到任何货币有取代美元的可能。这是因为,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货币,流通性极强。

下图是2000到2021年世界主要储备货币走势图: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人民币略有扩张,欧元和美元略有收缩,pound保持不变,而日元也略有放大到迹象。

考虑到无论欧元英镑还是日元,其背后国家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只能说“去美元化”现在还是一个愿景,而并非已经发生的事实。

但无论如何,有愿景也是好的,也是值得国人不断努力的。毕竟多了一种主要的储备货币,对世界贸易的稳定都是有好处的。

更何况,多了一种主要储备货币,也就等于多了一个兜底的贷款人,我想世界上不少国家,还是需要这样的贷款人的。

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功夫财经无关。如因作品内容存在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功夫财经联系。

加载中...